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草药最新价格资讯 » 正文

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是这样建议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5  浏览次数:87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正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多位来自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都非常关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他们也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正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多位来自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都非常关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他们也从党建、科技、医疗等多个方面提出自己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周忠莲:我觉得乡村要振兴,党建引领是提供的有利保障,一个村落要发展就靠你一个领头羊,必须把一个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有底气、肯奉献的领头羊把他选出来,真正实现好班长带好班子、好班子带好队伍、好队伍建好机制、好机制建好村庄,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建议改善我们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基层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我这些年一直在基层当农民,和基层的科技人员长期在一起,他们都是天天一身灰、一天一身泥,就这样干过来的,因为扶贫任务很艰巨,都扎根在一线,扎根在村子里面。但是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我们基层工作的科技人员越来越少,岁数越来越大,怎么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好在基层工作这支队伍的建设?我觉得第一还是要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做好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善他们条件;第二个,要培养,一定要改变我们现在的教育观点,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三,一定要改变基层科技人员的评价制度、评价规则。另外,一定要加强加大基层科技人员的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符小琴: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入,这几年来,乡镇卫生院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老百姓也能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但是,还是满足不了乡村振兴的需求,希望政府能在硬件设施上对乡镇卫生院给予支持和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能出台一些奖励机制,让高水平、高质量的医护人员能长期留在基层,服务百姓。

 

  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必须还得用政策留人,去吸引人才,加快农业人才支撑制度,改革要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再接地气一点。打破传统评审机制、学历、业绩、年限等条件的限制,让那些懂农业、懂技术、爱农民的人放下包袱去搞农业创新,要保护和支持好回乡创业的各类人才,要让更多人知道农村、农业这篇论文写在田野上、写在大地上,这才叫真本事。

 

  全国人大代表朱朝治:要进一步完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农业院校毕业生目前有很多为了就业而放弃所学专业,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人才涌入农村、农业,切实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